首页 星座 正文

12星座剪纸

扫码手机浏览

12星座剪纸

关东剪纸艺术是怎样的?

剪纸艺术恰如活的化石,记录着远古人类文化的诸多 信息。

尤其是以萨满文化为特征的满族、赫哲、锡伯、鄂 温克、鄂伦春和达斡尔等民族的民间剪纸,这些作者以其 渔猎人所独具的气质,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意趣,从 而,发现了一个独创的民族群体的艺术世界,一个地域民 俗文化的蓝本。

摊开这个蓝本,扑面而来的便是亘古不变的习俗。

在 东北的满族,大凡都有九月份贴窗花的习俗。

因而,在民 间曾代代相传着“九月糊窗花,不糊窗花鬼来抓”的说法。

每到九月,满族挨家挨户的窗户上便贴满了各式窗花,如 一片殷红霞光,具有驱鬼辟邪、美化环境之功效。

旧时的满族窗户,窗格一般是中间大,四周小,因此, 窗花分为大小两种,其内容以东北动物和对剪图案居多, 当然也有旗装人物。

窗花的取材丰富多彩,其效果也可谓 斑斓多姿。

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,从考古的意义 上说,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,就是说从商代始 (公元前1600—前1046年)就有人用金银箔、皮革或丝织 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。

西汉时,人们用麻纤维造纸, 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,帝思念不已,寝不安席, 食不甘味,于是,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,为其招 魂,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。

公元105年,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,这种镂花形式 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。

由此说来, 剪纸艺术的出现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

及至唐宋时期,流行“镂金作胜”的风俗。

“胜”就是 用纸或金银箔、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,在人日这天互相馈 赠。

有“华胜”“人胜”“方胜”之分。

那时候,还流行着一种用双丝绢帛剪成的小幡,叫做 春幡,或者叫幡胜。

到了唐宋时期,这一民俗活动由人日 转到了立春的那一天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